夏季户外防蚊小贴士

作者:重庆旅行社

发布时间:2022-06-25

点击:29

小号字  大号字

又是一年旅游季,此时无论是避暑游还是夏令营都是很多家庭的首选。户外出行除了注意安全,也要注意各类毒虫的叮咬,今天咱们一起聊聊防蚊知识。

  有资料显示,人体对蚊虫的吸引与血型无关,而容易出汗的人、体温较高的人、劳累和呼吸频率较快的人、化过妆的人、着深色衣服的人,以及小孩、孕妇等更容易吸引蚊虫。不过据小编了解,我有一朋友血型为O型,他老婆是A型,同在一张床睡觉,蚊子只咬他,不咬他老婆,他老婆总称他为活蚊香。所以,小编总认为O型血更受蚊子欢迎,好了,闲扯到此。


防蚊的方法很多,相信大家平时常常用到:


  户外活动时,可每隔2-4小时在头、脖颈、四肢等裸露的皮肤部位喷、抹蚊虫驱避剂,如驱蚊花露水、驱蚊霜等,确保裸露皮肤全覆盖。目前市面上的驱蚊产品有效成分多为化学类的避蚊胺、驱蚊酯等,儿童使用的产品避蚊胺含量不应超过10%,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化学成分的驱蚊剂。同时,由于部分驱蚊产品存在一定的皮肤刺激性,成人一定注意不要对着眼睛和有伤口的地方喷、抹花露水。

  注意个人卫生及着装。蚊虫会被人的汗液等味道所吸引,所以勤洗澡,讲求个人卫生,外出时着浅色衣服会降低被蚊子叮咬的几率。植被茂盛的野外,由于蚊子密度相对较高,驱蚊产品往往也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最好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避免穿凉鞋、光腿等,同时建议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最大限度减少被蚊虫叮咬的风险。

  据研究,饮食习惯也是一个因素,喜欢甜食或油脂类较高食物的人,特别招蚊子喜欢。

此外,特别防止被身体有黑白条蚊的伊蚊叮咬,它可能会传播病菌。


被蚊虫叮咬后怎么办?

出门在外,被蚊虫叮咬后切忌过分抓挠,以免破皮感染、化脓,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或苏打水等碱性物质用于止痒。如若被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下一篇: 昆明-曼谷国际航线8月6日复航

上一篇: 这个暑期 巫山旅游六件事

推荐阅读

桂林旅游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意大利看花旅游攻略

马来西亚需要签证吗?

新西兰冬天旅游有什么注意事项?

12月去俄罗斯旅游冷吗?

长白山雪季多久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