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敦刻尔克》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作者: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

发布时间:2017-08-31

点击:687

小号字  大号字

明天将上映的历史战争大电影《敦刻尔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讲的就是历史上的大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起初的敦刻尔克仅是法国的一个小城,是历史改变了他,由于它的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的敦刻尔克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了。如果大家去欧洲旅游,可以去看看这座历史小城,现在旅行社来为大家讲讲电影中的敦刻尔克和它的现状。


大撤退残骸 感受70多年前血雨腥风

  影片中最惊心动魄的大撤退沙滩,如今只是一个平静普通的法国北部海滩,在退潮时,敦刻尔克海滩、海岸外还可以看到一些当年被击沉的船只残骸,提醒人们,敦刻尔克战役有许多船只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二战期间该城被德军与盟军先后两次大规模轰炸过,但战后的重建却抹去了战争的许多痕迹,只有城内的战争死难者纪念碑依旧让人铭记二战时期这一重要的战役。在当年遭轰炸最厉害的港口与海滩,还有一个当年英国、法国联合指挥部的遗址供人参观。人们可以在这个遗址里看到当年指挥部里面的场景,还可以参观各种当时的武器、装备、服装。该博物馆里收藏着各种重要的照片与地图、文件,让人一睹当时的场景。电影《敦刻尔克》摄制组当时在现场搭了不少仿古的布景,也让围观的法国居民们感受了70多年前的腥风血雨。

如今敦刻尔克围绕大撤退开发了旅游路线

  敦刻尔克和诺曼底同样都是法国著名的“二战遗址旅游目的地”。因为气候偏冷,风大,景色也不如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来敦刻尔克度假的大多数是荷兰、比利时和英国的游客。每年许多法国人来敦刻尔克参观二战遗址,是要牢记战争的教训,不忘历史。

  敦刻尔克也围绕着大撤退开发了不少旅游路线,譬如坐巴士沿途听导游讲解当年的战事,坐飞机从空中领略大撤退的沙滩,坐游艇感受水手们几百年的生活等,串起了这个古老城市的时空。或许电影上映时间短,宣传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今年的游客数并没有明显增多。


敦刻尔克昔日曾是英国领土

  “敦刻尔克”为荷兰语,意为“沙丘上的教堂”。这座教堂钟楼在城市的中央,非常古旧,是敦刻尔克城市旅游局的办公地。人们可以走上钟楼高处的观景台,俯瞰敦刻尔克全城,了解这座城市的特色。

  从16世纪到17世纪开始,敦刻尔克就一直是法、西、英、荷等国争夺之地,当地出现了不少英雄人物,这其中就包括让•巴尔。巴尔出生于1650年的敦刻尔克,12岁就学会航海,随后带领舰队在海上与敌人作战。不仅在博物馆里有让•巴尔的各种介绍,在大街小巷也一样能找到让•巴尔留下的历史印记,比如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雕塑,还有各种面包店、酒吧等等。在这些地方,当地人总会跟初来乍到的访客,讲起让•巴尔率领敦刻尔克海盗,与荷兰人交战立功的传奇,说起他在1689年,成为海军上尉并统领庞大船队转运食物和钱币用于缓解法国饥荒问题。

  敦刻尔克昔日的主人,其实是英国人。1662年,当时的英王查理二世以20万英镑将敦刻尔克半卖半送地给了法国。查理二世希望在金钱上得到法国时任国王路易十四的支持。如今,在敦刻尔克当地集市,一些能工巧匠将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制成竹质玩偶,将来龙去脉表述得清清楚楚。一些当地生意人还向游客介绍说,自己一半是英国血统,一半是法国血统。


人们应该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

  敦刻尔克不仅有战争的印记,这里每年春季的狂欢节是法国诺曼底地区最大的狂欢活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为什么要举行狂欢节?这和当地早年的渔民文化有关。据说,古时的敦刻尔克渔民,每年到了二三月份,就会出海到远洋打捞鳕鱼。临行之前,大家会痛饮一番,载歌载舞。一些渔民还会穿一身传统服装,头顶花帽,脸涂油彩,肩披羽巾,手执花伞,脚蹬丝袜。全城人在乐队带领下,从一个城镇连唱带跳地转到另一个城镇。在市政府前,会有咸鱼落下,人们争而食之,以求好运。


 这些体现敦刻尔克历史文化的表演,每年都能在敦刻尔克狂欢节气氛到达高潮时看得到。当地人调侃说,其实这样的狂欢节,也在一定程度上纪念大撤退,因为同样挤得人山人海,而每一个人心中怀揣的是迎接美好明天的希望。

  敦刻尔克市内的主要建筑,如新哥特式的市政厅、钟楼,成为城市的标志,远航船只接近港口时最先看到的就是市政厅的高塔与钟楼。这些建筑在二战期间曾经挨过炸弹。看着满街熙熙攘攘的人流,真正感到战争已经远离,和平给昔日战场带来繁荣与发展。

推荐阅读:

>>>欧洲旅游经久不衰,巴黎永远都是经典!

>>>行走在佛国老挝 一念放下自在万千

下一篇: 【出发咯】国庆节去澳大利亚旅游,正赶上它最美的时候啦~

上一篇: 苏梅岛旅游非去不可的十大理由

推荐阅读

国内赏红叶地方有哪些?

东北玩雪地有哪些?

华东旅游大概需要多少钱?

江南有哪些美食?

瑞士旅游保姆级攻略

挪威旅游签证能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