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作者: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
发布时间:2013-06-17
点击:2279
小号字 大号字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登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长江南岸,相传也始建于三国,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宋画《黄鹤楼图》再现了宋楼的相貌。图中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中心主楼两层,平面方形,基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整体屋顶参差,翼角嶙峋,气势雄壮。宋之后,黄鹤楼曾屡毁屡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但只存在了十几年。现仅留其时楼貌相片,已不是宋画在高台上丛建多座修建,而取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平面为折角十字,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九层。下、中二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总高32米。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描绘。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修建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壮稳健;60个翘角腾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掩盖。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黄鹤楼颜色艳丽,雄奇多姿。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223年。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终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原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原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武汉是“百湖之市”,如果把长江、汉水、东湖、南湖以及漫山遍野的湖看成是绵绵的水域的话,城市陆地则是装点在水面上的浮岛,武汉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在这个雄壮的水面上,有一条中脊显得分外杰出。从西向东,顺次散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武汉城区榜首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这是武汉的地舆龙脉。黄鹤楼刚好坐落巨龙的腰上。骑龙在天,乘势而为,黄鹤楼的这种选址好像透露出某种玄机。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壮丽。这是由于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馆。这一组修建,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修建特征,是各层巨细屋顶,交织堆叠,翘角飞举,似乎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表里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烘托的图画。
榜首层大厅的正面墙面,是一幅体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宏大陶瓷岩画。四周空间陈设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闻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一样的主题,在规划、点缀、陈设上都各有特征。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界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风光,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地点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栽培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修建。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闻名诗人著作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连续修正,城市武汉的一个标记。